2008-4-4 落笔清明
作者:emilyxiqq 日期:2008-4-15 20:02:00

 

  

   

 

 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——《清明》(唐)杜牧

 憔悴坟头土,见之如亲人;千古仿徨事,此物最伤情。

 桃花粉红杏花白,雨打花枝树树开;行人面上悄悄下,几家坟头哭声哀。

 天公无情最无情,不怜人间孝子心;为赚小可一掬泪,忍教清明雨纷纷。

——《天有霓裳》刘小烽

 

又到一年清明时,去年在家,今年在南京。今天天气很好,艳阳高照,没有阴雨绵绵,给原本有点沉重的城市增加了一丝春意。其实清明时节,本来就是柳绿花红、春光明媚的时节,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节,甚至时有“急风骤雨”,于是给这样的时节增加了一丝伤感。南京是个保守的有点凝重的城市,历史的记忆记载着太多沉重的过去。中山陵、明孝陵、雨花台、南京大屠杀纪念馆,还有到处可见的人文景点,都是历史的回声,让人不禁对这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肃然起敬。本来想趁今天这个日子去纪念馆看看,朋友说肯定人满为患也就作罢,以后再找机会吧。相信今天的雨花台、纪念馆肯定是人群拥挤,纸钱、白菊还有大大小小的人。来祭拜已逝亲人的,来告慰烈士亡灵的,不管来自何方,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们怀着的都是同样沉重的心情,以寄托和传达生者对逝者的哀思。

今年的清明少雨,路上也看不到拎着纸钱、香火,撑着雨伞的踏青人。一切如往常,空气没有南方的湿润,也少了一种悲凉的气氛。每到这个时节,总让我心生一种难舍的情愫,对那些已故亲人的一种怀念。家里父母已经在半个多月前趁天气晴好就已经给祖宗上过坟了,很多祖辈都是我们根本没有任何了解的太爷爷、太太爷爷,我都说不清楚。离得太远了,对爷爷的记忆都开始模糊了,只能靠父母经常的念叨来想起来一些。逝者已矣,沉睡于家乡的这片土地;花香已由鸟语挟起;上坟路上的小孩,都是那么快乐,象是过节。那是他们本该有的天真,不应由这样的时间添加他们不能理解的伤感。这也是对已逝亲人最好的看望了。至少他们能够安心地看到我们都很好,很幸福。

一个人在呆着有点无聊,于是出去逛街。湖南路上人潮如水,让人不禁仿佛感觉到购买欲望的涌动,真是一个物质的世界。我是个奇怪的人,越是一个人,就越能花钱买衣服。2个小时狂扫2件新衣,白花花的银子一下子就没有了。这坏毛病恐怕就是自信心做鬼,太怕别人评头论足,因为我没有足够的自信。一个人就可以随心所欲,只要我点头,就没问题。可恶虚伪的自尊啊。

晚上乖乖地呆在寝室。清明日少出门为宜。死去的人入土为安,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。过去的一切,我们无法改变,任何的祭拜都无法告慰亡灵。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过好每一天,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,不要让明天留有遗憾。

  • 标签:清明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